20多年来,在资源高消耗、环境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,流经广州的河流被严重污染,工业废水、生活污水大量直接排放,使流溪河下游、珠江西航道、后航道等河流水体*当其冲受到污染。广州江村、石门、西村、石溪、白鹤洞等5个供水厂源水中,氟化物、氨氮、粪大肠菌群、重金属等项目超标,长期达不到地表水环境Ⅲ类水质标准,已恶化为V类或劣于V类水质,*大地影响了中心市区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。
尽管这些供水厂对抽取的V类、劣于V类水质源水采取了深度净化加工处理措施,但制成自来水长期供市民饮用和煮食物用水,仍将对人体健康造成隐性危害。这些河流水体已被长期污染,要把这些河流水体逆转为符合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Ⅲ类水质标准的河水,预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难以实现。广东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表示,按照国家标准,给城市居民供水保证率应达到97%以上,而广州市西北部水源供水保证率远远低于这个标准。要为市区居民提供符合生活饮用水质标准的饮用水,*重要的是要为供水厂提供Ⅲ类以上水质标准的地表水。
广州市将研究实施调水工程。从西江下游或北江中下游引入符合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的源水,每日引调302万立方米源水,用作江村、石门、西村、石溪和白鹤洞5座供水厂的自来水源水。